望辰哨站的死寂被鹿笙粗重的喘息声打破。她瘫倒在冰冷的地面上,意识在虚脱的边缘徘徊,周身经脉如同被烈焰灼烧后又浸入冰窟,残留着炼化黑暗能量带来的剧痛与麻木。然而,道基深处那枚新生的、被寂灭薪火层层包裹的“黑暗道种”,却像一颗嵌入血肉的冰冷钻石,不断散发着微弱却不容忽视的“低语”。这低语不再充满侵蚀性,更像是一种直接印入灵魂的、关于“虚无”与“终结”的本源信息片段的持续播放。
《弈天筹》在神识海中艰难地重新启动,光幕上数据杂乱地跳动,最终稳定下来,开始对鹿笙的身体状况和那枚“黑暗道种”进行初步评估。
“主体状态:严重透支,灵力枯竭,神识受损,道基轻微震荡。恢复至安全线预计需标准时间:十五日。”
“‘黑暗道种’状态:已初步稳定。外部侵蚀性已剥离97.3%,内部蕴含高阶虚无法则碎片(解析度不足1%)。当前封印稳固,持续观察中。”
“关联组件‘黑莲’状态:活性显着降低,进入深度沉寂模式,对‘道种’表现出复杂指向性(敬畏\/渴望\/排斥混合)。”
十五天……鹿笙闭上眼,压下喉头的腥甜。在这危机四伏的宇宙,失去行动力十五天无异于自杀。她必须将这个时间压缩到极限。
她首先检查了星槎“破界”的状况。之前仓促的“废料重构”只是让它勉强能动,此刻静置下来,各种隐患开始显现:能量回路过载熔断处多达十七处,外壳补丁强度不足,隐匿阵法核心符文磨损超过四成……它就像一件打满补丁的破烂,随时可能彻底散架。
修复星槎,恢复自身,研究“道种”……千头万绪,资源却近乎枯竭。她如同一个接到不可能完成项目的项目经理,面对着预算见底、团队崩溃、 deadline 迫在眉睫的绝境。
绝对的理智再次占据上风。她开始制定一份极其苛刻的“恢复计划表”,将每一天,每一个时辰都规划到极致。
第一阶段(前三日):稳固根基,搜集“建材”。
她强忍着不适,开始打坐调息。不再追求灵力的快速恢复,而是以《混沌归元经》和“平衡”真意,小心翼翼地温养、修复受损的经脉与道基,确保不会留下永久性暗伤。同时,她分出一缕微弱的神识,连接《弈天筹》,开始对整个望辰哨站进行深度扫描。
这座被遗弃的古老哨站,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废料宝库”。她需要找到一切可用的东西:尚存灵能的古老电池、未完全损毁的阵法材料、甚至是一些蕴含特殊金属的构件。
扫描结果比她预想的稍好。在哨站动力舱的废墟深处,她找到了三组近乎干涸但尚未完全失效的“聚灵核心残骸”;在武器库的角落,发现了一些被锈蚀但主体结构完好的“星辰金”骨架;甚至在图书馆(如果那堆坍塌的数据存储晶体还能被称为图书馆)的碎片中,找到了一些关于上古阵法符文的零星记载,虽然残缺,却给了她修复星槎阵法新的思路。
她如同一个最高效的拾荒者,在废墟中穿梭,将任何可能利用的东西收集起来。这个过程同样消耗心神,但看着逐渐充盈起来的“材料库”,她心中的紧迫感稍缓。
第二阶段(中五日):精打细算,重构星槎。
材料有限,必须用在刀刃上。她没有试图将星槎恢复如初,那不现实。她的目标是:打造一艘“功能专精”的生存工具——极限强化隐匿与生存能力,适当牺牲速度与火力。
她再次祭出古碗,这一次,她的操控更加精细入微。以找到的“聚灵核心残骸”为主料,辅以各种收集来的金属和能量结晶,她开始重新熔铸、刻画星槎的能量核心与护甲。她将新领悟的“平衡”真意和对“虚无”的初步感知,融入到隐匿阵法的重构中,使得新的隐匿系统不仅能规避常规探测,对“影渊”同源的能量波动似乎也具备了一定的“模糊”效果。
外壳被她用提炼出的“星辰金”精华进行了重点部位的加固,形状也进行了一些调整,更加符合流体力学(或者说星尘动力学),以减少航行时的能量 signature。至于武器系统,她只修复了最低限度的防御能量炮,大部分攻击性模块被直接拆除,节省下的资源和空间全部用于强化动力和隐匿。
整个过程,她如同一个在资源匮乏条件下进行极限设计的工程师,每一个决策都经过《弈天筹》的反复推演,确保性价比最高。
第三阶段(后七日):融合感悟,审视“道种”。
当星槎的修复进入收尾阶段,鹿笙自身的状态也恢复了大半。她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向那枚“黑暗道种”。
她不敢直接深入解析那高阶的虚无法则,那无异于孩童舞大锤。她做的,是“观察”和“记录”。她以《弈天筹》为工具,寂灭薪火为屏障,极其小心地记录着“道种”散发出的“低语”频率、强度变化,以及其与自身寂灭薪火、识海黑莲之间产生的任何微弱互动。
她发现,当自己运转“平衡”真意时,“道种”的“低语”会变得相对平缓;而当她刻意引动一丝寂灭薪火的毁灭特性时,“道种”则会产生微弱的“共鸣”。黑莲则始终保持着一种诡异的安静,仿佛在暗中观察,又像是在消化着什么。
这些看似无用的数据,被《弈天筹》一丝不苟地记录着。鹿笙知道,现在无法理解,不代表未来无用。这就像在提前收集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指标,哪怕只能看懂一点点,也可能在未来的博弈中起到关键作用。
第十五日结束时,鹿笙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敛,气息虽未完全恢复至巅峰,但已稳定在虚五层,并且更加凝练扎实。
她面前,焕然一新的星槎“破界”静静悬浮。它的外形更加流畅低调,通体呈现一种深沉的暗灰色,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灵光完全内蕴,没有丝毫外泄。虽然速度和火力大不如前,但其隐匿性能和生存能力,却远超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更重要的是,她对体内的“黑暗道种”和沉寂的黑莲,有了初步的监控和应对框架。
她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十五天的极限恢复与重构,几乎耗尽了她的心力,但成果显着。
是时候离开这座给予她喘息之机的废弃哨站了。
外界的风云并未停歇,星痕阁、“噬”组织、还有那神秘的第三方……他们不会因为她的消失而停止行动。甚至,因她之前的祸水东引,局势可能变得更加复杂。
鹿笙踏入星槎,感受着其内部更加稳定高效的能量流转。她设定了一个新的航向——并非直接前往任何已知的险地,而是一处位于数股势力交界、情报流通迅速的灰色星域。她需要了解外界的最新动向,才能决定下一步,是该继续深入探查“影渊”,还是先解决掉一些纠缠不休的“老熟人”。
星槎“破界”引擎发出低沉平稳的嗡鸣,悄无声息地滑出望辰哨站的破口,再次投入无垠的星海。
这一次,她带着重伤初愈的谨慎,带着新生的星槎,也带着一枚深埋体内、低语着宇宙终极奥秘之一的“黑暗道种”。
前路依旧莫测,但鹿笙手中的“算盘”,在经历了一场生死淬炼后,算珠碰撞的声音,似乎变得更加清脆、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