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州的那场暴雪,如同一个突兀的转折,将许多未曾言明的情愫骤然推至阳光下。陆明远不顾生死的奔赴,与冷月那件当众解下的、带着体温的大氅,已然在天枢城与链州的高层之间,成为了心照不宣的秘闻。归程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虽在外人看来依旧保持着同僚的礼节,但那份萦绕在彼此间的默契与无声的关切,已再难掩饰。
这一日,黄昏时分。望海楼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宁静壮美。此处并非官方典礼场所,却因承载了华胥开拓者们太多的记忆与展望,而具有独特的意义。今日的望海楼,没有仪仗,没有宾客,唯有玄影、青鸾,以及作为主角的陆明远与冷月。
玄影依旧是一身深灰常服,立于楼台中央,身影在漫天霞光中显得有些模糊,却自有一股定鼎乾坤的沉静力量。青鸾站在稍侧后方,目光平静地注视着眼前这对即将缔结盟约的男女。陆明远换上了一身崭新的、代表外事官员身份的深色锦袍,虽无过多纹饰,却更显其儒雅挺拔。冷月则是一身素净的月白劲装,外罩一件青鸾私下所赠的、绣有暗纹云雀的浅青色长比甲,褪去了几分沙场的凛冽,多了几分难得的柔婉。
没有繁琐的六礼,没有喧闹的宴席。玄影作为主婚人,亦是两人皆深深敬重的前辈与上司,他的主持,本身便是最高的认可与祝福。
“天地为鉴,山海为盟。”玄影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楼台之上,伴随着远处隐隐的海涛声,“今日,陆明远,冷月,于此缔结同心,共许此生。尔二人,一执文柄,沟通万国;一握武略,护佑山河。志同道合,性情相补,此乃天作之合,亦是我华胥之幸。”
他目光扫过二人,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盟约既成,当互赠信物,以表心志。”
冷月率先上前一步。她手中并无金玉珠宝,只有一枚看似寻常的玄铁令牌,令牌样式古朴,正面阴刻着一个繁复的“墨”字,背面则是一个细小的“月”字痕。这是她身为墨羽核心成员的身份象征,亦是她调动部分墨羽资源的暗令,代表着她的过去、她的忠诚、以及她所能交付的全部信任。她将令牌双手递向陆明远,声音清越而坚定:
“此令随我多年,见证生死,亦代表我之过往与承诺。今日赠君,愿此后,我之剑锋所向,亦是你心之所安。”
陆明远郑重接过,指尖感受到那玄铁冰冷的质感与岁月留下的细微痕迹,心中涌起万千波澜。他深深望了冷月一眼,随即也从怀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方以深海沉檀木精心雕琢的印匣,打开匣盖,里面是一枚以和田青玉琢刻的外事院副首席印绶,印纽为盘绕的嘉禾,象征沟通与丰收。他并非以私物,而是以这代表其职责与理想的官印为礼。
“明远身无长物,唯有此印,代表我立身之基、报国之志。今日赠卿,愿我手中之笔,所书写之和平、所缔结之友谊,皆能化为守护你之壁垒,共筑我华胥盛世。”
以暗令换印绶,以武魄换文心。这并非寻常的聘礼与嫁妆,而是两个独立灵魂,在最深刻的理解与信任基础上,将彼此最重要的职责与信念,交付到对方手中。他们的结合,不仅是情感的归宿,更是志业与理想的融合。
青鸾此时缓步上前,手中托着一个打开的紫檀木小盒。盒内铺垫着柔软的玄色丝绒,上面静静躺着一对白玉珏。玉质温润晶莹,毫无瑕疵,造型是相互契合、可分可合的两半,每一半都雕刻着云水相生的纹路,合拢时则构成一幅完整的“江海汇流”图景。
“此乃当年,墨初立华胥时,亲手所铸。”青鸾的声音带着一丝悠远的回忆,目光柔和地落在玉珏之上,“名为‘同心珏’。他曾言,守护之道,非独行可成,需有心意相通、志业相合者并肩。今日,我将此珏赠予你二人,愿你们如这玉珏,阴阳相济,文武相协,同心同志,共守此心,共赴前程。”
陆明远与冷月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动容。他们恭敬地接过木盒,各自拿起一半玉珏,紧紧握于掌心。玉珏触手生温,仿佛承载着开创者的祝福与期望。
暮色渐浓,最后一抹霞光将天边云海染成绚烂的锦缎,也勾勒出望海楼上这对璧人的身影。玄影与青鸾已悄然退至一旁。
陆明远与冷月并肩立于栏杆前,眺望着无垠的大海与璀璨的落日。他轻轻展开一卷随身携带的、标注了西洋航路与各国势力的简易舆图,指向那片他们曾共同经历、未来也必将共同面对的广阔天地。
冷月的目光随着他的指尖移动,最终,与他的目光交汇。
没有过多的言语,两人唇角皆不约而同地,泛起了一丝清浅而真实的笑意。
那笑意中,有历经考验终得相守的安然,有对未知前程的共同期待,更有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他们的路,将从这里开始,真正地并肩同行,直至星海的尽头。
山海无声,见证此盟。双星并耀,其光始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