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威的清晨,寒意刺骨。谢亦菲很早就醒了,或者说,她几乎一夜未眠。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昨日咖啡馆里施密特博士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
上午九点整,酒店房间里的专用电话响了起来。是施密特博士,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比昨日在咖啡馆里更加清晰,也带着一丝更加审慎的正式感。
“谢女士,早上好。希望没有打扰到你。”
“早上好,施密特博士。完全没有打扰。”谢亦菲保持着冷静,心中却已绷紧。
“关于昨天提到的情况,我与管理层进行了……必要的沟通。”施密特博士的语气带着公式化的遗憾,“我很抱歉,谢女士。官方的、有记录的合作项目,在目前的环境下,确实无法推进。罗斯戴尔家族在欧洲,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工业标准制定圈层内,影响力根深蒂固。Kmm作为一家有着悠久历史和众多合作伙伴的企业,必须权衡全局利益。希望您能理解。”
这番说辞在意料之中,但亲耳听到,还是让谢亦菲的心沉了一下。她稳住呼吸,回应道:“感谢您的坦诚,博士。我们理解贵公司的立场。”她没有纠缠于抱怨,而是将话题引向对方可能愿意深入的方向,“正如我昨天提到的,振华电子始终相信,技术的价值最终应由其本身来证明。”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评估她的反应和意图。随后,施密特博士的声音压低了一些,语速也放慢了,带着一种近乎耳语的谨慎:
“理解是合作的基础,谢女士。有时候,通往目标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笔直的大道。”他顿了顿,仿佛在斟酌用词,“在德国,在欧共体,严谨的数据和权威的认证,往往比任何商业承诺都更有说服力。”
谢亦菲屏住呼吸,知道关键的信息要来了。
“比如,”施密特博士继续说道,声音更轻了,“科隆的莱茵技术监督协会,您或许听说过?他们是GS认证最具权威的机构之一。随着新的《设备安全法》全面实施,对所有电子电气产品的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都提到了新的高度。他们正在进行一系列极其严苛的测试,尤其是针对核心元器件的极限性能评估。”
他并没有直接说“你们去那里测试”,但每一个词都充满了强烈的暗示。
“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产品能在那样独立、公正、以苛刻着称的第三方实验室里,交出令人……嗯,印象深刻的数据报告,”施密特博士意味深长地拉长了语调,“那么,它至少能证明,其技术实力是值得被认真对待的。这或许能为我们……未来的某些非正式技术交流,打开一扇窗。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代表Kmm的官方立场。”
非正式技术交流……第三方评估……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
谢亦菲完全明白了。施密特博士,或者说他代表的Kmm内部的技术派,并没有完全关上大门。他们需要一把钥匙,一把能堵住罗斯戴尔之口、也能说服内部保守派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来自像tuV Rheinland这样权威机构的、无可辩驳的测试报告。
“非常感谢您的见解,施密特博士。”谢亦菲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内心已然燃起斗志,“您提供的‘看法’非常有启发性。我们会认真研究相关的认证标准和流程。或许,不久之后,我们能有更具体的数据,与您进行更深入的……技术探讨。”
“期待那一天,谢女士。”施密特博士的语气似乎轻松了一些,“祝你们在德国一切顺利。如果有任何……关于技术标准方面的疑问,我的助理或许能提供一些公开渠道的信息。”
通话结束。谢亦菲放下电话,走到窗前。汉诺威的城市轮廓在冬日的晨光中显得清晰而冷硬。
道路已经指明,虽然充满挑战。绕开正门的封堵,从侧翼用最硬的拳头——技术数据,砸开一道缝隙。科隆的tuV实验室,就是下一个战场。
她立刻转身,对等候在旁的助手赵伟和李明说道:“立刻收集所有关于德国GS认证,特别是tuV Rheinland针对电子元器件最新测试标准的所有资料。我们要尽快准备好样品,送往科隆!”
一线生机,已然出现,但通往生机的路上,布满了荆棘与试炼。
与施密特博士通话结束后,谢亦菲心中有了方向,但科隆实验室的前景、罗斯戴尔的阴影依旧如巨石压在心头。她需要将这里的情况,尤其是施密特博士指出的这条迂回路径,尽快告知廖奎和萧亚轩,听听他们的意见,也获取那份来自后方的定心之力。
然而,越洋电话并非绝对安全,尤其是在可能被罗斯戴尔势力监听的情况下。谢亦菲想到了最隐秘的联络方式——系统空间。
她屏退左右,独自留在酒店套房的内间。锁好门,拉上窗帘,她盘膝坐在床上,努力平复心绪,将意识沉入那片只属于他们三人的神秘天地。
意识穿过无形的屏障,【桃源仙境】的景象在识海中展开。半径五百米的空间比离开时似乎更加凝实,中心区域的灵泉泊泊涌动,散发着令人心安的气息。她的意识“看”向空间内一个固定的角落——那里摆放着一张小小的、看似普通的榉木茶几。这是他们约定的传递紧急或重要信息的点位。
谢亦菲凝聚意念,一张轻薄的信纸和一支铅笔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茶几上。她以意念操控铅笔,在信纸上快速书写起来。字迹娟秀而清晰:
奎、亚轩姐:
已抵汉诺威。情况复杂,Kmm因罗斯戴尔压力,暂拒官方合作。
今日暗会其技术负责人施密特博士,获重要暗示:若能通过科隆tuV实验室之GS认证(新标极严),以权威数据证明‘青龙’实力,或可撬动僵局,开启非正式技术对话。
此路艰辛,然乃目前唯一突破口。团队士气尚可,我亦定心。欧洲水深,步步需慎。
盼复,亦盼家中一切安好。
亦菲于汉诺威
写罢,铅笔消失。信纸平整地置于茶几之上。做完这一切,谢亦菲的意识退出空间,缓缓睁开眼,长长舒了一口气。无论相隔多远,这种超越物理距离的联系,总能给她带来莫大的慰藉。
香港,湾仔唐楼。
几乎是谢亦菲将纸条放入空间的同时,正在书房与萧亚轩商讨北美市场具体推进方案的廖奎动作微微一顿。萧亚轩也若有所感,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停下交谈。
廖奎闭上双眼,意识沉入空间。他一眼便看到了茶几上那张新增的信纸。意念一动,信纸的内容已清晰地映入脑海。
片刻后,他睁开眼,将信纸上的内容低声转述给萧亚轩。
萧亚轩听完,蹙起的眉头稍稍舒展:“果然不出所料,罗斯戴尔阴魂不散。不过,这位施密特博士倒是指了条明路。tuV的认证确实硬邦邦,如果能过,等于拿到了在欧洲说话的敲门砖。”
廖奎走到书桌前,同样取出一张信纸,拿起钢笔,略一思索,写下回信。他的字迹沉稳有力:
亦菲:
信悉。处境已知,罗斯戴尔反应在意料之中,勿为此扰心。
施密特之建议切中要害,技术为本,数据为凭,此路正合我意。可按此方向推进,安排送样检测,不必急于求成,以通过认证、获取完美数据为首要目标。
欧洲关系盘根错节,稳妥为上,安全第一。家中一切安好,亚轩北美布局顺利,孩子们亦乖巧懂事。勿念。
放手去做,我等你的好消息。
奎即日
写完后,他看向萧亚轩:“你要不要也写几句?”
萧亚轩接过笔,在廖奎的回信下方添上一行小字:
菲菲,稳住。用咱们的东西,砸开他们的门。等着你凯旋。
亚轩姐。
廖奎意识微动,这张回信便出现在了空间内那张榉木茶几上,覆盖在谢亦菲的信纸之上。
做完这一切,廖奎对萧亚轩道:“看来,我们在北美的动作,以及未来回内地的准备,都要加快些了。不能让亦菲一个人在欧洲顶着压力。”
萧亚轩郑重点头:“明白。欧洲若能打开,将是极好的助力。我们这边,绝不会拖后腿。”
空间的无声交流,跨越了欧亚大陆,将三人的心紧密相连。前线的策略得到了后方的肯定与支持,谢亦菲心中最后一丝不确定悄然消散,剩下的,唯有朝着科隆方向,坚定前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