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日光正好,透过薄薄的窗纸,在书案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她望着那光影出了一会儿神,忽然想起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未做——该给京城的谢夫人写封信了。
想到那位温婉可亲的长辈,程妍的眉眼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她重新铺开一张带着暗纹的宣纸,取过一支稍细的狼毫笔,蘸饱了墨,却并未立刻落笔。
她微微侧头,似乎在斟酌如何开头,唇角已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
“母亲尊鉴,”她终于落笔,字迹清丽而舒展,“见字如晤。自别京城,已近两月,心中时常挂念母亲爹爹与祖母安好。
扬州气候温润,景致与北地大不相同,唯愿此信抵达时,能稍解母亲牵挂……”
笔尖在纸面流畅地滑动,她开始娓娓道来自己在扬州的种种经历。
她详细描述了如何在瘦西湖边觅得那处连着三层铺面的小院,如何看中它紧邻景色的位置优势,又是如何喜欢上这个精致优雅的宅院,还说料定母亲见了也定喜欢。写到兴致高处,她的笔触也轻快起来:
“更有一桩意外之喜,便在城外不远,购得一处庄子。庄内有良田千亩,更有数间现成的工坊屋舍,稍加修葺,便可投入使用。还有两个大水塘,不仅能养殖水产还能种莲花。如今庄内人来人往,虽忙碌却生机勃勃,每每前往,见众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心中便觉踏实欢喜。”
自然,她也提到了谢瞻送来的那份“厚礼”。
“……幸得兄长仗义相助,遣来三百余青壮,个个皆是热血沸腾得好儿郎,解了我人手短缺的燃眉之急。他们如今已在庄子上及各处铺面安顿下来,各寻差事,前景可期。请夫人转告国公爷,此前所提退伍兵士安置一事,请他不必再烦忧,琰已妥善安排,他们定能在此安居乐业。”
写至此处,她仿佛能看到谢夫人读信时欣慰的笑容。她笔锋一转,带着几分俏皮与期待,“鼎沸轩不日还特意准备了一道‘惊喜’新菜,名曰‘十三香小龙虾’。此物乃扬州特产,风味绝佳,届时定要请夫人与老夫人一同前去品尝,相信定能博老夫人一笑。”
洋洋洒洒,不知不觉已写满三页信纸。
程妍搁下笔,轻轻吹干墨迹,从头浏览一遍,嘴角始终噙着那抹淡淡的、发自内心的微笑。
将这封满载心意的家书仔细封缄后,她并未停歇,又取过一张信纸——这一封,是写给谢瞻的。
给谢瞻的信,风格便截然不同了。
程妍的措辞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透着事务性的干练。
“兄长台鉴,”她开门见山,“尊处遣来之三百一十七人,已悉数安置妥当。依据各人所长,分别编入工程队、工坊及护卫队中,皆已签订契约,日后可按劳取酬,所得足以安身立命。至于彼等之婚事,”她笔下微顿,露出一丝“此事与我无关”的笑意,写道,“乃个人私事,妍以为,当任其自由发展,不便亦不愿过多干预。”
接下来,她切入正题,语气也变得更为郑重:“此前承诺供给边防军之物资,现已备妥部分。特制耐储熏肉已积存五千余斤,另有益于行军之芝麻酱若干。因妍手下人手多忙于扬州事务及南北运输,恐无力承担此次大规模运送之责。若兄长方便,可否派遣一队可靠将士前来押运?如此既可保障物资安全,亦更显郑重。”
她进一步解释道:“自京城鼎沸轩停售羊肉锅子,芝麻酱销路锐减,工坊库存积压颇多。而郑叔庄子上的熏肉工坊开工数月,产出日增,这些物资积存于此,实难发挥其应有之效,应早日送至边关将士手中,方不负你我初衷。”
两封信写完,日头已微微西斜。
程妍却毫无倦意,她将信交给青玉,命其以加急方式送出。
随后,她再次回到书案前,但这次,她铺开的不是信纸,而是一叠用于绘图的草纸。
她执笔沉吟,脑海中浮现的是另一种金黄色的液体——啤酒。
既然小龙虾铺子即将开业,那么与之绝配的啤酒,也必须跟上。
她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回忆着啤酒酿制的每一个步骤:麦芽的制备、糖化、煮沸时加入蛇麻子(啤酒花)以赋予其独特的香气与苦味、发酵的温度与时间控制……
她画出了简易的糖化锅和发酵桶的示意图,标注了关键的工艺参数。
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但她眼中闪烁着挑战与期待的光芒。
第二日伊始,程妍便开始了往返于城中宅院与城外庄子之间的奔波生活。
她带着青云设法购得的蛇麻,亲自来到庄子上的工坊里,召集了几位手脚麻利、心思细腻的妇人。她并不藏私,而是耐心地向她们演示并讲解啤酒酿制的初步流程。
“东家您看,这麦芽这般浸泡可行?水温是否至关重要……”一位姓王的媳妇子学得格外认真,不时发问。
程妍挽起袖子,亲自查看大木桶里麦芽的浸泡情况,空气中开始弥漫开一股淡淡的、甜香的谷物气息。
她仔细调整着炉火的温度,观察着糖化过程,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与此同时,她也将在外奔波、对田地事务熟悉的赵老三唤来,郑重地将一包蛇麻种子交到他手中:“赵三叔,这是极重要的香料,需寻一片上好的田地,仔细种下。如今小龙虾既已受控,不再祸害庄稼,正是重整田地的好时机。”
赵老三黝黑的脸上满是郑重,双手接过种子:“东家放心,俺一定把它当眼珠子似的照看好!”
程妍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大片等待耕种的沃土,心中已有了完整的规划。
她计划将庄子上的田地一分为二,一半种植小麦,一半种植水稻。
这些都是细粮,既能饱腹,麦子更是酿酒的上好原料。产出之后,优先供给庄子上的人,若有富余,她也已经想好了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