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山间的溪流,在茶园和老屋之间潺潺流过,平静却充满细碎的闪光点。白梨逐渐习惯了这种日出而作(进仙田)、日落而息(回老屋),与松子为伴,与茶树交流的生活。
灵雾龙井的产量极其有限,仙田时间流速虽快,但她严守“忌贪”原则,每次只少量采摘,精心制作,攒下的茶叶也勉强只够她自己每日品饮和喂养松子这个小“茶虫”。至于售卖?她压根没想过。这点量,连塞牙缝都不够,更何况,她内心深处对将这种蕴含灵气的茶叶大规模暴露于人前,怀有一丝莫名的警惕。
然而,坐吃山空终究不是办法。从魔都带回的三十万,修补老屋、添置必需品、购买一些简单的食物粮油,已经花去了一小部分。她可以过得清苦,但基本的生存保障需要金钱维持。仙田目前只能提供茶叶,变不出钞票。
她需要一份收入,一份既能贴合她现在的生活状态、又不需要她重新投入高强度社交或体力劳动的收入。
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她心里悄悄发了芽,但她一时找不到破土而出的方向。
直到那天下午,她例行公事般地打开几乎被遗忘的笔记本电脑,连接手机热点,查看邮件——主要是为了避免错过任何重要的银行通知或父母的信息。
邮箱里塞满了各种广告和垃圾邮件,但也有一封来自前同事的邮件,主题是【看看我们部门的奇葩新规!】。
白梨本想直接删除,鬼使神差地却点了进去。邮件里是几张聊天记录截图,内容是部门新总监颁布的一系列“提升团队凝聚力”的举措,包括每日晨会喊口号、每周提交万字工作总结、甚至要求员工在朋友圈转发公司广告并截图打卡……
下面的同事回复清一色的【收到,谢谢总监】,但白梨几乎能透过屏幕看到那些人麻木又憋屈的脸。
她看着看着,忽然忍不住笑出了声,笑着笑着,又觉得一阵心酸和荒谬。
曾几何时,她也是其中一员,被迫做着这些毫无意义甚至堪称羞耻的事情,只为那一点微薄的薪水和看似光鲜的履历。
她关掉邮件,下意识地点开了以前常刷的几个视频网站,想找点轻松的东西洗洗眼睛。
大数据给她推送了不少“逃离北上广”、“回乡创业”、“田园生活”为主题的Vlog。她随手点开几个。
镜头下的乡村生活被过滤得无比美好:永远晴朗的天空,一尘不染的院落,精致可口的食物,主人翁脸上永远挂着恬淡满足的微笑,干农活都像在拍艺术大片。
白梨看了看窗外自己那依旧有些荒芜的院子,摸了摸身上沾着泥土的粗布衣服,又回想了一下自己每天在仙田里真实劳作后累得只想瘫倒的状态,不由得撇了撇嘴。
“太假了……”她低声吐槽,“这哪里是田园生活,这分明是大型摆拍现场。真正的乡村,鸡飞狗跳、蚊虫叮咬、腰酸背痛才是常态好吗?”
而且,这些视频的核心,很多最终还是绕回了“带货”或“接广告”,本质上还是在追求流量和变现,只不过换了个“田园”的赛道卷而已。
她索然无味地关掉了视频。
但一个念头,却像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如果……她自己来拍呢?
不拍那些虚假的美好,就拍最真实的日常?拍荒芜的茶园,拍破旧的老屋,拍并不总是可口的饭菜,拍劳作后的疲惫,拍与松子斗智斗勇的趣事,甚至……拍她对过去社畜生活的吐槽?
她不需要刻意营造岁月静好,就做一条真实的、有点懒散的、偶尔抱怨但仍在努力生活的“咸鱼”。
INFp的性格让她对暴露在公众视野下有些本能的反感和恐惧,但另一方面,她又有着强烈的表达欲和分享欲,尤其是对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吐槽,往往只在内心澎湃。或许,隔着屏幕,通过剪辑后的视频,反而能成为一个宣泄的出口?
而且,这似乎完美符合她的需求:时间自由,无需与人面对面交流,就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记录生活的同时,或许还能赚取一点微不足道的流量补贴,缓解经济压力?
更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无法被复制的“看点”——虽然不能直接拍摄仙田的秘密,但灵雾龙井带来的变化,比如院子里越来越精神的普通花草(偶尔用洗过茶叶的灵泉水浇灌),比如松子日益通人性的表现,比如她自己因为长期饮用灵茶、被灵气滋养而逐渐改善的肤质和精神状态……这些细微的变化,或许能成为视频中不经意流露的、吸引人的“亮点”?
越想,越觉得可行。
那种想要倾诉、想要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告诉所有人“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冲动,压过了社恐的犹豫。
说干就干!
她立刻研究起手机上的剪辑软件。复杂的专业软件她没心思学,就找了个最简单易上手的,功能简单到只能拼接、加字幕和简单的滤镜。
拍摄设备?就是她的手机。画质一般,还会抖动,但贵在真实。
至于拍什么?第一期内容嘛……
她看了一眼窗外。夕阳正好,给荒芜的茶园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松子正抱着一颗野果,蹲在石凳上啃得汁水淋漓。
“有了。”她拿起手机,打开摄像头,调整到一个刚好能拍到她和窗外茶园的角度,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录制键。
镜头里的她,素面朝天,头发被山风吹得有些凌乱,穿着洗得发白的旧t恤,背景是斑驳的墙壁和窗外略显荒凉的景色。
她看起来有些紧张,眼神偶尔会飘向镜头之外,说话也不是很流畅。
“呃……大家好,我是白梨。”她顿了顿,似乎觉得这个开场白太正式,又放松了一点,扯出一个略带自嘲的笑,“可能也没谁看吧……算了,就当是自己的电子日记了。”
“这里是我外婆留下的老茶园,在很山很山里面的安溪村。我嘛……刚从魔都996的福报里逃出来没多久。”她指了指窗外,“看,这就是我的新办公室,怎么样?视野开阔吧?就是KpI变成了老天爷说了算,收成不好就得饿肚子。”
她开始讲述自己为什么开始拍Vlog,语气很平淡,甚至带着点吐槽:“其实也没想好要拍什么,就是觉得网上有些视频吧……太假了。真正的乡下生活,哪有那么多滤镜和慢镜头?更多的是鸡毛蒜皮和手忙脚乱。”
“比如今天,”她把镜头转向窗外啃果子的松子,“我的首席运营官兼试吃员松子先生,它的日常就是吃、睡、以及试图偷我的茶叶。而我,今天的重点工作是……成功修好了漏雨的屋顶!虽然可能下一场大雨还会漏,但至少现在很有成就感!”
她展示了一下被磨红的手掌,没有抱怨,只是耸耸肩。
视频很短,只有三五分钟,画面晃动,构图随意,甚至还有她说到一半突然忘词的停顿。但她语气里的那种真实、慵懒、以及偶尔冒出来的犀利吐槽,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风格。
剪辑的时候,她加上了简单的字幕,在一些尴尬停顿的地方配上了可爱的表情包,在松子出镜的片段加了“cEo视察工作”之类的花字。
做完这一切,她甚至没有检查第二遍,就凭着一股冲动,选择了一个最大的视频平台,创建了一个叫做“咸鱼茶园日记”的账号,将第一个视频上传了出去。
标题就叫做:【逃离996第N天 | 我的新办公室是片荒茶园】。
简介只有一句话:一条咸鱼的乡下躺平实录,可能很无聊,随时会断更。
上传成功。
她看着屏幕上“审核中”的提示,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又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傻气。
“算了,反正也没人看。”她合上电脑,决定去给自己泡杯灵雾龙井犒劳一下。
她并不知道,在这个充斥着精致内容和焦虑信息的网络世界,一条如此“不努力”、“不精致”、甚至带着点破罐破摔气息的“咸鱼”,会引来怎样的目光。
第一个Vlog,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小石子,轻轻荡开了涟漪。
而她的茶园生活,也因此即将开启一扇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小小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