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者约定的地点是外白渡桥下的废弃码头。魏若来独自前往,手里提着装有名录副本的公文包。细雨中的黄浦江雾霭弥漫,能见度不足五十米。
“东西带来了吗?”阴影里走出三个戴鸭舌帽的男子。
魏若来举起公文包:“先放人。”
为首的男子冷笑:“你有资格谈条件?”他示意同伙掀开旁边货箱,宋美娟被绑在椅子上,嘴上贴着胶带。
就在这时,一阵机动船的马达声由远及近。魏若来突然将公文包抛向江面,几乎同时,福伯从船舷探身接住包裹。
“你耍花样!”绑匪头目举枪对准魏若来。
“放下枪。”顾魏的声音从货堆后传来。他举着输液架当拐杖,脸色苍白却目光如炬,“你们已经被包围了。”
四周响起拉枪栓的声音,沈图南带着特别行动队从各个隐蔽点现身。绑匪头目突然扯开外套,露出绑在身上的炸药:“那就同归于尽!”
千钧一发之际,宋美娟猛地用头撞向身边绑匪,对方吃痛松手。魏若来趁机扑倒绑匪头目,两人在湿滑的码头上扭打。
“小心炸药!”顾魏惊呼。
魏若来已夺过匕首割断引信,将绑匪头目死死按在地上。行动队迅速控制局面,救下宋美娟。
“你们怎么...”魏若来疑惑地看向顾魏。
“苏辞书跟踪了绑匪的电话。”顾魏靠坐在货箱上,额头沁出冷汗,“而且我知道,你绝不会真把名录交出去。”
沈图南检查着绑匪头目的证件:“稽查队的人?张副站长的手下?”
绑匪头目啐了口血水:“你们抓了我也没用,‘貔貅’大人早就...”
话音未落,一声冷枪击中他的太阳穴。众人迅速隐蔽,只见对面仓库顶棚闪过一个人影。
“灭口。”沈图南面色凝重。
回到安全屋,魏若来仔细研究从绑匪身上搜出的钥匙。这是汇丰银行保险箱钥匙,编号247。
“需要本人持钥匙和印鉴才能开启。”林樵松摇头,“我们不知道印鉴在哪。”
顾魏忽然想起什么:“杜月明那枚翡翠扳指...内侧好像有刻字。”
宋美娟立即翻出当时拍的照片放大——扳指内侧果然刻着“247”字样。
次日,魏若来化装成杜月明的远房侄子,用扳指和钥匙打开保险箱。里面除了一叠美金,还有本牛皮封面的日记。
日记记载着令人震惊的内容:“貔貅”的真实身份是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他通过操控中国金融来资助日军。而“龙门会”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外壳。
“必须立即公之于众。”宋美娟激动地说。
“不行。”沈图南反对,“没有实证,对方会反咬我们诬陷。”
魏若来翻到日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证据在海关仓库,箱号A-37。”
海关仓库A区堆满查封货物。找到A-37号箱时,发现里面是成捆的日元假钞模板。
“原来如此。”林樵松倒吸凉气,“他们大量印制假钞冲击我国金融。”
突然仓库大门关闭,张副站长带着稽查队出现:“果然来了,等你们多时了。”
魏若来迅速将假钞模板塞进通风管道,转身面对张副站长:“你也是‘龙门会’的人?”
“聪明。”张副站长举枪,“可惜要带着秘密进棺材了。”
危急时刻,仓库顶棚传来切割声。几个绳降的特种兵破顶而入,为首的竟是应该在香港的夜莺。
“抱歉来迟。”夜莺利落地制伏张副站长,“国际刑警已经盯上这个跨国犯罪集团。”
原来夜莺一直在暗中调查“龙门会”的全球网络。她出示的证据显示,该组织不仅涉及金融犯罪,还参与军火走私和情报贩卖。
在铁证面前,张副站长终于招供:“‘貔貅’今晚在礼查饭店有个秘密会议。”
当晚的抓捕行动异常顺利。当特种部队冲进饭店包厢时,里面只有几个低级别成员。“貔貅”再次逃脱。
“我们中计了。”魏若来看着空荡荡的包厢,“这是调虎离山。”
果然,苏辞书匆忙来报:宋美娟的报社遭纵火,所有关于“龙门会”的报道资料被焚毁。
更糟的是,林樵松在回家途中遇袭,重伤住院。
接连的打击让团队气氛低迷。深夜,魏若来独自在阳台沉思,顾魏拄着拐杖来到他身边。
“记得我们在日内瓦的时候吗?”顾魏轻声道,“当时所有人都说我们必败无疑。”
魏若来转头看他。
“但我们赢了。”顾魏微笑,“因为真相永远不会被彻底掩埋。”
次日清晨,转机出现。住院的林樵松收到匿名包裹,里面是“貔貅”与日本军方的完整资金往来记录。
“寄件人是谁?”魏若来检查着包裹。
顾魏注意到邮戳:“香港...难道是中村教授?”
魏若来立即联系夜莺。一小时后消息确认:中村教授在临终前寄出这份证据,附言只有一句话:“为了赎罪。”
有了这份关键证据,沈图南通过特殊渠道直接面见宋子文。三天后,财政部宣布破获特大金融犯罪集团,通缉主犯“貔貅”。
新闻发布会上,魏若来作为特邀专家出席。当记者问及破案关键时,他看向台下的顾魏:
“有些人用医术救人,有些人用金融救国。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发布会结束后,两人沿着外滩漫步。夕阳将江水染成金色,远处海关大楼的钟声悠扬。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顾魏问。
魏若来望着江面来往的船只:“重建国家经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包括对付‘貔貅’?”
“他逃不远的。”魏若来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那枚翡翠扳指,“因为我们已经抓住他的尾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