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毕竟,资本为了追求利润,确实可以出售那条最终会吊死自己的绳子。”李焕略带嘲讽地回应道,引用的典故让刚才发言的那位学者脸上瞬间涌起恼怒的红晕,却又一时语塞,只能对他怒目而视。
“但是,”李焕话锋陡然一转,声音变得更加沉凝,“我们必须思考另一种可能:如果有朝一日,漂亮国的资本集团发现,通过限制对我们的技术出口、遏制我们的产业升级,能够获取远比单纯卖产品更巨大、更长远的战略利益时,你认为,他们还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吗?”
“他们会对我们进行最彻底的封锁。”
“这怎么可能?”那位学者几乎是嗤笑着反问,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一切皆有可能。”李焕迎着他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我们不妨重新审视你所依赖的‘全球化’。它确实造就了当今世界的繁荣,但说得更直白一些,它首先造就的是以漂亮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繁荣。”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不再局限于与一人的辩论,而是向着所有决策者陈述:
“凭借先发的工业革命和科技优势,他们构建了一套有利于自身的全球体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全球资源,包括对第三世界国家的阶段性收割,积累了令人咋舌的财富。”
“然而,资本的逻辑是追求极致利润。当他们发现,将高污染、高能耗、高人工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自己只需牢牢掌控核心技术、标准与金融节点,就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部分的利润时,这种‘产业转移’就发生了。他们得以从辛苦的实体制造中‘解脱’出来,占据价值链的顶端。”
“而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我们国家在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承接了这些产业。这才是现有全球经济格局得以形成的内在逻辑,它并非发达国家的恩赐,而是资本全球逐利下的阶段性分工!”
李焕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会场内一片寂静,许多与会者陷入了深思。
长期以来,主流叙事往往将全球化视为一种单向的“恩赐”,而李焕却赤裸裸地揭示了其背后不平等的权力结构与资本冷酷的逐利本质。这对于在场许多人的认知,是一次强烈的冲击。
那位学者刚想出言反驳,李焕却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直接抬手做了一个果断的手势,语气不容置疑:“不好意思,请允许我把话说完。”
这股不容置喙的强势,让那位学者已到嘴边的话硬生生憋了回去,脸色变得愈发难看。李焕不再看他,目光如炬般扫视全场,继续他石破天惊的论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精心构建的蓝图中,这套依附性的全球化模式本应永恒延续。他们自认为已经用技术壁垒、金融体系和国际规则,编织了一张天衣无缝的罗网,确保后发国家永远停留在价值链的低端,为他们输血。”
“但是,”李焕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民族自豪与历史洞察的铿锵之力,“这个世界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例外’——那就是我们国家!”
他环视着每一位与会者,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这当然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们更需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眼下所从事的,大量仍集中于价值链的中低端。那些利润最丰厚、决定产业命脉的高端领域,依然被牢牢掌控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
李焕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如同在描绘一幅清晰的战略地图。
“如果我们不满足于只做‘世界工厂’,如果我们想要真正摆脱被锁定在产业链末端的困境,那么向上攀登,将这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产业一块一块啃下来,就是我们唯一且必然的选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经济的蛋糕中分得更大的一块,才能切实提升我们亿万产业工人的收入与尊严。而这,也必然触及西方发达国家最核心的利益,与他们产生结构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这些高端产业,是他们维持现有全球地位和国内高福利生活的最后堡垒。”
他环视全场,抛出那个关键的问题:
“面对我们的追赶,他们理论上无非两种选择:第一,放下身段,与我们进行一场真正公平的竞争,比拼谁的创新能力更强,谁的产业生态更具活力。”
说到这里,李焕刻意停顿,让所有人思考这个选项的可能性,随即语气一转,带着冰冷的洞见:
“而第二个选择,就是利用其现有的技术优势和规则制定权,对我们进行全方位的封锁与打压,尽一切可能阻止或延迟我们的突破。”
“所以,他们并非看不到封锁带来的短期损失,也并非不想要眼前的‘真金白银’。但在‘一顿饱’和‘顿顿饱’之间,他们算得非常清楚——延缓我们的崛起,就能为他们维系现有的超额利润和战略优势争取更多时间。”
“至于这两条路他们会选择哪一条?”李焕的目光锐利如刀,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判断,“我的判断是,他们几乎必然会选择第二条!”
“因为常年的安逸与高福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他们与我们进行全方位、硬碰硬正面竞争的勇气和意志。通过设置壁垒进行封锁,是他们更熟悉、也自认为更轻松的道路。”
“当然,理论上我们还有第三条路,”李焕的声音带着一丝沉痛的反讽,“那就是就此止步,安于现状,永远停留在中低端产业,心甘情愿地为西方发达国家打工,用我们的汗水去维系他们的高福利。”
他猛地提高声调,发出了震撼全场的灵魂拷问:
“可是,这条路——”
“且问我们在座的各位,谁能同意?!”
“即便我们同意,再问我们神州大地上那千千万万勤劳的工人、工程师、科学家,他们能同意吗?!”
“历史给我们的机遇窗口就在眼前,除了向上突破,我们别无选择!”
李焕的话音落下,会场内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每个人都在思索着这番话中的含义。